“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到了秋天,总是犯困,没有精神,尤其是老人,这是秋乏的表现。秋乏是正常的生理反应,因为夏季气血充于表,至秋气机下沉,但仍气动于先,血动于后,肌肤腠理多血而少气故易出现疲乏。
如何缓解秋乏,可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中医认为,“秋乏”与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滞密切相关。杭州东方华康康复医院的中医康复团队,会通过专业的经络调理疗法,帮助疏通气血、激活阳气,改善身体困倦状态:
针灸调理:根据患者体质与“秋乏”症状,选取特定穴位(如百会穴、足三里穴、太冲穴、肺俞穴等)进行针灸。其中,百会穴能提神醒脑、升举阳气,改善头晕、嗜睡;足三里穴可健脾益气、调和气血,增强身体活力;肺俞穴则能润肺润燥,缓解秋燥引发的津液不足。针灸通过刺激穴位,调节脏腑功能,让气血运行更顺畅,从内而外驱散“乏气”。
推拿按摩:针对“秋乏”常见的头痛、肩颈酸痛、四肢乏力等症状,康复师会采用“经络推拿”“穴位按摩”相结合的方式。比如,按摩头部的太阳穴、风池穴,可缓解头部昏沉;推拿肩颈部位的膀胱经、督脉,能放松肌肉紧张,改善脑部供血;按摩足部的涌泉穴,可滋阴降火、安神助眠,帮助调整睡眠质量(良好的睡眠是缓解“秋乏”的基础)。此外,医院还会根据患者需求,提供“脏腑推拿”服务,通过按摩腹部穴位(如中脘穴、关元穴),健脾和胃,促进营养吸收,为身体补充能量。
艾灸温阳:秋季阳气收敛,适当艾灸可温补阳气、驱散寒邪,尤其适合体质偏寒、手脚冰凉的“秋乏”人群。医院会选取艾灸穴位(如肾俞穴、命门穴、神阙穴等),通过温和的艾热刺激,温暖脏腑,改善阳气不足引发的乏力、畏寒、精神不振。艾灸过程中,艾的温热之气还能渗透经络,促进气血循环,让身体从内到外感到温暖舒适,有效缓解 “秋乏”带来的疲惫感。
“秋乏” 的调理不仅需要医疗干预,更需要结合日常生活习惯的调整。杭州东方华康康复医院会为患者提供详细的秋季生活指导,帮助大家在生活中养成“抗乏”习惯:
作息调整:秋季应 “早睡早起,与鸡俱兴”,建议每晚 10 点半前入睡(比夏季稍早),保证 7-8 小时睡眠,让身体有足够时间恢复能量;早晨可适当早起,进行轻度运动(如散步、打太极、做八段锦),呼吸新鲜空气,激活阳气,避免 “睡懒觉”(过度睡眠反而会加重乏力感)。
运动建议:秋季运动宜 “温和适度”,避免剧烈运动(如长跑、高强度健身),以免消耗过多阳气与津液。医院推荐患者进行“八段锦”“太极拳”“散步”等舒缓运动,这些运动既能促进气血循环,增强身体活力,又能调节呼吸,润肺润燥,缓解“秋乏”。同时,提醒患者运动时注意保暖,避免出汗后受凉(秋季气温变化大,出汗后毛孔张开,易受风寒侵袭)。
情绪调节:中医认为“秋主悲”,秋季气候肃杀,易让人产生抑郁、低落情绪,而不良情绪会进一步加重“秋乏”。因此,医院会建议患者多参与户外活动(如公园散步、登高赏秋),多与他人交流,或通过听音乐、读书等方式放松心情,保持乐观心态,避免“悲秋”情绪影响身体状态。
“秋乏”虽常见,但并非无法缓解。通过科学的中医调理,结合良好的生活习惯,就能有效驱散秋日的困倦,养出饱满精神。如果您正受 “秋乏”困扰,不妨前往杭州东方华康康复医院,让专业的中医康复团队为您量身定制调理方案,助力您轻松度过“多事之秋”,以充沛的精力迎接秋冬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