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31日,由杭州东方华康康复医院主办的“结构康复系列技术精英学习班第八期” 在众人的期待中圆满举行。此次学习班聚焦 “内脏的结构治疗”,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康复领域专业人士,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知识与实践交融的学术盛宴。
开班仪式由杭州东方华康康复医院业务院长全程主持。他首先对到场的领导、专家及全体学员表示热烈欢迎,并详细介绍了本次学习班的举办背景、课程架构与核心目标。“本次学习班聚焦临床痛点,以‘理论+实操+病例研讨’的模式,帮助大家突破内脏结构治疗的技术瓶颈。”业务院长在主持中强调,同时明确了学习期间的纪律要求与交流规则,确保培训流程高效、有序推进。他的主持风格沉稳专业,既清晰梳理了开班流程,也让学员们对后续学习内容充满期待,为整场学习班奠定了严谨务实的基调。
杭州金诚护理院业务院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他表示,过去七期学习班,已经见证了数千名学员成长为结构康复领域的中坚力量,如今,第八期学习班紧跟行业前沿,将“内脏结构治疗”作为核心内容,正是为了回应临床需求、助力大家突破技术瓶颈,推动康复事业高质量发展。他对学员提出三点期望:一:以“钻研精神”攻克核心技术。内脏结构治疗涉及复杂的解剖关联与生理机制,希望大家沉下心来,紧跟专家思路,在理论学习中夯实基础,在实操练习中打磨技艺,把每一个技术细节学深悟透。二:以“开放态度”参与病例研讨。疑难病例讨论是难得的学习契机,期待大家主动分享临床经验、大胆提出困惑,在思想的碰撞中汲取他人智慧,突破自身认知局限。三:以“责任担当”践行康复使命。希望大家将本次学习的收获转化为服务患者的能力,让更多人受益于结构康复的力量。
本期课程以“内脏的结构治疗”为核心,从生物力学角度深入解析了内脏与肌骨系统的联动机制。浙江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主管治疗师杨威通过生动的案例,如剖腹产术后粘连对骨盆稳定性的影响、胃食管反流与呼吸模式的关联等,让学员们深刻理解了内脏结构异常对整体身体功能的影响。
在手法精讲环节,杨威老师系统传授了内脏调整技术,包括淋巴调节、筋膜松解与神经动力学治疗的结合应用。强调通过“精准触诊—定向松解—功能重建” 的步骤,实现疗效突破。学员们在课堂上认真学习每一个手法细节,积极与老师互动,力求掌握这些实用的治疗技术。
实战教学中,通过模拟临床场景,学员们在专家的指导下亲身体验并完成了内脏源性疼痛的评估与干预实操。例如,运用呼吸引导技术改善膈肌功能障碍,让学员们在实践中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升了实际操作能力。
授课过程中,还专门设置了关于内脏与肌骨关系的深入探讨环节。浙江省康复医学会康复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谭同才指出,内脏与肌骨并非孤立存在,而是通过筋膜、神经等相互连接、相互影响。当内脏出现问题时,如内脏筋膜的紧张或粘连,可能会引发肌骨系统的疼痛与功能障碍;反之,肌骨系统的异常也可能影响内脏的正常功能。通过大量的临床案例分析,学员们学会了如何从整体观念出发,综合评估和治疗内脏与肌骨相关的疾病。
本次学习班的一大亮点是首次引入了疑难病例讨论模块。该模块采用头脑风暴形式,围绕临床病例展开深度剖析。在讨论现场,学员们积极分享自己在临床中遇到的疑难病例,从患者的基本信息、主诉、现病史、既往治疗史,到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当前功能障碍评估等,进行了详细的汇报。学员们分组讨论,并分享自己的治疗思路。最后,谭同才主任则根据学员们提供的病例资料,现场总结系统化的治疗逻辑,针对每一个病例的特点,提出了专业的治疗建议和方案。
通过这种真实病例的沉浸式讨论,学员们不仅掌握了从评估到干预的全流程技术,更在与专家和其他学员的交流中,拓宽了临床思维,提升了对复杂病例的处理能力,切实解决了康复治疗中“知易行难”的痛点。
结构康复系列技术精英学习班第八期的成功举办,为全国康复从业者提供了一个高质量的前沿技术交流平台。通过丰富的课程内容、专业的授课指导以及深入的疑难病例讨论,学员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对内脏的结构治疗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今后,杭州东方华康康复医院将继续秉承推动康复医学发展的使命,精心策划今年最后四期的学习活动,为康复领域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助力康复事业迈向新的高度。